2023-06-12 21:20:48 来源:杭州网
(资料图)
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根据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,对5月网络谣言进行梳理分析发现,曲解政策、以图牟利型谣言,以及炒作热点、博取眼球型谣言占多数,造谣者以无中生有、虚假宣传、剪辑拼接、搭蹭热点等手法造谣传谣,引发群众恐慌、扰乱社会秩序、造成不良影响。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。
曲解政策诱骗群众图牟利。公共政策关系群众切身利益,一直是舆论关注焦点。5月以来,一些机构或个人杜撰、歪解相关政策信息,企图误导群众、从中牟利。比如,部分培训机构对“社工证”进行虚假、夸大宣传,声称“考取‘社工证’后‘包分配、优先录取为公务员’”,以诱导公众付费参与培训和考证;一些违规代缴社保的机构为获取非法收入,将灵活就业人员与企业职工均参加的“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”故意歪曲解读为“灵活就业人员社保”和“职工社保”两种不存在的“社保”,并捏造“收费可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转为职工社保”的不实信息。更有甚者,假借国家发改委名义,杜撰子虚乌有的“国家补短板强弱项领导小组”,宣称“可帮助每个市县获得百亿元政府补贴资金”,干扰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秩序。
炮制热点博人眼球骗流量。一些网民为博取眼球,增加粉丝量和流量,以剪辑拼接手法制作虚假视频并在短视频平台大范围传播,造成负面影响。比如,有网民为引流吸粉,将随手拍摄的一段应急演练视频配上“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、云南省等地将发生重大地质灾害”等字眼在网络平台发布,引发群众恐慌;有网民为博眼球,将自己在广东佛山某医院看病时拍摄的“医护人员单手持婴儿模型”的视频剪辑,并配上“婴儿哭声”背景音发布,引发网民对“医院工作人员虐待婴儿”的猜疑,造成恶劣社会影响;浙江金华横店影视城“婆孙平移插队”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之际,有网民为蹭热点,谎称自己为该视频购买5万元流量增加热度,以达到博人眼球、吸引关注的目的。此外,“安徽蚌埠怀远涡河三桥成为网红‘跳桥地’”“八达岭长城景区卖‘天价’矿泉水”等不实视频,都是视频发布者故意捏造虚假信息制造的假“社会热点”,这些谣言干扰正常秩序,造谣者均被公安机关依法作出处罚。
传“伪科普”贩卖焦虑引恐慌。5月以来,全国多地入夏,迎来炎热高温天气,与季节关联性较强的科普信息备受关注,“空调反复开关能省电”“夏天吃‘苦’胜似进补”等误区信息也随之被炒作、散布。特别是近来新冠“二阳”病例增多,“新冠抗体半年保护期”“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株”等信息在网上引发热议,给民众心里平添“忐忑”。于是,有人借机搭蹭热点,以“科普”之名捏造“一个人不管多健康,多强壮,最多只能感染新冠8次,第9次人就没了……”等耸人听闻的谣言,尽管有专家驳斥其“纯属无稽之谈,毫无科学依据”,但仍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部分人群的恐慌情绪。
纵观5月网络谣言,除了上述三类,还需警惕的是,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实施诈骗或造谣的案例日渐增多。比如,近来上海、福州、温州等多地发生骗子通过智能AI换脸和拟声技术,佯装受害人好友通过社交媒体实施诈骗的案件,受害人损失巨大;还有自媒体为吸粉丝、蹭流量,利用AI炮制“甘肃一火车撞上修路工人,致9人死亡”的虚假信息,扰乱视听,带来严重负面影响。此外,随着高考高招季以及夏季汛期的临近,有关考试考题、填报志愿、防汛抗旱等方面的谣言或有潜滋暗长的苗头,对此需提高警惕和加以防范。
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提醒广大网民,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,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平台社区规则,依法上网、文明上网,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。
关键词:
上一篇:新型“鸡尾酒”单克隆抗体让病毒无法逃逸
下一篇:最后一页